工作,省委印发《数字安徽建设总体方案》,省政府印发《加快发展数字化的经济行动方案(
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供应链金融、风险补偿资金等方式,加大有效信贷供给,持续优化信贷结构。10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7.6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4.63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保持全国第1位。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8245亿元,增速2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818.97亿元,增速55.79%,分别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11.47、40.26个百分点。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优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激励资金比例,累计为法人机构提供激励资金25.3亿元。创设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已累计提供额度17.1亿元。发展供应链金融。举办2023年供应链金融发展大会,推出“供应链e贷”“工业互联贷”等一批专属金融理财产品,搭建瑞轩乾坤圈等一批供应链服务平台,推进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与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发挥风险补偿资金撬动作用。首期2亿元科技公司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已服务全省2万余家科技公司,累计撬动放款超1500亿元。18亿元省级普惠型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引导资金,带动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3406亿元。
推动出台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提出实现“全省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两个全覆盖的目标。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设立10亿元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今年已支持项目268个,推动6193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累计认定省级智能工厂216个、数字化车间1060个。
持续健全平台赋能体系,聚力培育省级“双跨”型、行业型、区域型和专业型工业网络站点平台48个。据全省工业互联网监测体系统计,全省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设备连接数已超800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0万家。坚持市场化方向,以羚羊平台为核心,创新打造“1 16 N”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服务体系,目前羚羊平台入驻用户超76.7万个、服务企业超392.1万次,并跻身全国2023工业互联网100佳第9位。
加快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围绕细分行业,遴选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样本,批量化复制应用到产业链、供应链,精心打造了曦强乳业、中辰轻工、安徽电缆等一批中小企业转型样板,如安徽电缆股份公司打造“数智安缆”模式,生产效率提升25%,经营成本减少9%,经宣传推介,已有16家中小型电缆企业通过“看样学样”,实施了数字化改造;开展软件服务包应用推广,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企业软件应用成本,支持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组织“拿来即用、免申即享”的数字化应用,目前已采选软件产品89个,开展线场,发放软件服务包3.49万个,超额完成全年3万个目标任务。
以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在科创企业融资对接机制、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上综合施策,助力科技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9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5648亿元,同比增长61.2%,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5.6个百分点。完善融资对接机制。出台《常态化开展中小科创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的通知》,持续开展科创企业融资“六个名单”走访对接活动,在贷款投放量增基础上继续拓面。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推进科创金融特色机构建设,建成7家总行级科创金融中心、64家科技支行等。全省64家特色机构以不到1%的网点数量服务超10%的科创企业。打造科技金融专属产品“谱系”,已推出专属信贷产品161个、专属保险品种20个。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各银行已签约企业7761户、发放贷款678亿元。拓展贷投批量联动范围,累计服务企业778户、“信贷股权投资”联动支持331.76亿元。
实施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3.0版升级,“平台数字赋能”模式为企业增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1—10月,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新增注册用户115.39万户,服务融资需求87.86万笔,服务融资金额2.26万亿元。平台企业融资需求48小时响应率100%。开展惠企金融服务。推深金融数字“五进”,推动平台汇聚惠企政策,建设科技、种业、普惠金融等特色专区,引导市场主体登录平台开展对接,平台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达223.7万户,占全省存续市场主体总数近30%。推进涉企数据汇聚。构建“金融主题库”,打造分层数仓体系,实现省级45个厅局单位数据对接工作,与省内28家银行机构实现专线家金融机构实现金融理财产品线上协同。
按需向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归集共享了公司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单位参保信息、纳税信用等级信息、涉企不动产登记信息等
60个法人库数据资源,涵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名、参保人数、不动产登记号、纳税信用等级等685个信息项,推动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理财产品的智能匹配。在“皖企通”政策服务应用统一发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引导资金”政策服务,推动政策数字化服务,支撑金融领域更多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三、完善基础设施
扩大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通过电子证照共享查询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所需信息免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省市县乡村五级事项已有近
3.6万个事项完成办事材料与电子证照关联。建设“皖信签”平台,依托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三端,形成统一印章(签名)服务体系,实现各类政府电子印章、企业电子印章和个人电子印章集成,向全省提供标准统一、互认互信、安全可靠的电子印章公共服务。目前,已对接部分市级企业电子印章平台,融合政府章、个人章服务,提供统一服务接口并开展试点推进应用。近年来,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不断强化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共享,累计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各类涉企信息2.59亿条,为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授信风险审查,提供重要的信息查询渠道。
目前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已在我省应用于登记全程电子化、网上年报、动产抵押、公安刻章、税务、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登记、公共资源交易、烟草许可办理、企业信用查询、银行开户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公示版、私钥版和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系统的发放、管理和应用。经营主体在经营场所中公开展示电子营业执照,等同于悬挂纸质营业执照,视为已履行亮照经营义务。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放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要素供给。持续升级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方面提升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力。深入推动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常态化全覆盖推进科创企业融资对接,促进金融资源向科学技术创新领域汇聚。
“看样学样”。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按照选细分行业、选试点企业、精准匹配服务商、打造样板、示范推广的路径,鼓励企业通过云化部署开展轻量化改造,打造一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并组织企业总结经验,展示转型成果,便于同行可参观可学习。优化软件服务包推广应用。以规下企业为重点加快宣传推广。引导规下企业组织单点式、普及式、启用级应用,通过应用推广对接会等形式,组织软件产品供应商与制造业企业组织精准供需对接。优化软件包服务平台,督促羚羊平台提升服务质效,为公司可以提供独立的数据管理权限,企业可对自身数据来进行管理,实现数据可互通、可迁移;建立数据存储管理制度,采用加密等安全手段负责保护用户数据的存储安全。加快构建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服务体系。以提供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基础服务为重点,按照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原则,着力构建全省工业互联网一体化服务体系。
“安徽金融大脑”建设,将企业信用数据接入“安徽金融大脑”,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强化涉企信用高效协同。推动完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数据赋能,积极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促进数据流通交易,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工作的数据支持力度。持续提升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三端服务能力,继续推动身份认证、电子印章及电子证照等在政务、司法等领域互信互认。加快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电子发票、电子税控设备的应用,强化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切实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依托安徽省网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不断的提高智慧化网络交易监测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助力我省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